清丰县人民法院采取多项措施整合社会法庭资源,大力推进社会法庭工作转型升级,不断提升社会法庭工作水平。
诉调对接,打造服务平台。为实现社会法庭转型发展。清丰法院将诉讼服务中心、人民法庭引入社会法庭,作为人民法院开展委派调解、委托调解的服务平台,充分发挥社会法庭诉前调解、群众零支出化解矛盾的功能,努力构建开放、为民、便民的司法机制。
巩固完善,特色行业突出。对于效果较好的社会法庭,我院予以巩固完善,定期召开社会法官碰头会进行经验交流,并不断加强对社会法官的培训及社会法庭的硬件设施建设。同时选取经验丰富的退休老法官及不同专业的社会威望人士组成行业、特色社会法庭“合议庭”,有针对性地解决涉及不同专业领域的矛盾。
矛盾多元,分类制度合理。社会法庭的案件来源大致分为三种:一是当事人自愿到社会法庭寻求处理的纠纷;二是党委、政府在矛盾纠纷排查中发现交办的纠纷;三是法院移交的纠纷。社会法庭将不同来源的受理案件分类逐案登记,建立案件台账,从中发现相关案件的规律并有效地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矛盾防范措施。
双向沟通,加强联系指导。社会法庭建立了与人民法庭联系沟通制度,对于难以调处的纠纷,及时与人民法庭法官进行联系,并告知当事人及时到法院起诉。对于案情简单、矛盾争议不大的案件,征得当事人同意后法院也会在诉前将案件移交至社会法庭,既解决了矛盾,又减少了当事人的诉讼负担。
自社会法庭转型以来,我院已召开社会法官经验交流会3次,加强了社会法官之间的沟通联系,设立了婚姻家庭特色庭、民间借贷特色庭等“专业合议庭”,成功处理各类矛盾纠纷19起,矛盾化解率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