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执行人王某明明有钱,却迟迟不还,试图以身试法挑战法律权威。对于这样无视法律的老赖,执行法官决定对王某实施司法拘留15日。然而,当拘留决定书送到王某手里,王某立刻怂了。随后向执行法官承认错误并打电话向亲朋好友凑钱还款,执行法官依法决定对其解除拘留,使得该起合同纠纷案件得以顺利执结。
原告刘某受雇于被告王某在陕西进行天然气管道工程施工。工程完结后,被告王某还欠下原告刘某卷扬机等设备款4万元及工资款5万元,合计9万元。王某在2016年12月向原告刘某出具欠条显示欠款9万元。后被告王某向原告刘某支付2万元的工资款,还欠下7万元。原告多次向被告催要,被告王某以种种理由推诿拒不偿还。刘某将王某诉至法院。经我院审理判决,王某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向原告刘某偿还欠款7万元人民币。
判决生效后,王某仍拒不履行此还款义务,刘某无奈之下向我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法官向王某送达了执行通知书和财产申报令等并多次与王某沟通责令其履行还款义务。王某对执行法官置之不理,对还款义务一拖再拖。执行法官通过网络总对总查控查到王某在银行确实无存款。但其名下有一处房产,两部小轿车。执行法官决定对王某实施司法拘留15日。王某迫于执行压力,交齐了执行款。因被执行人已经履行义务,法院也依法决定对其解除拘留。
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人民法院代表国家作出的法律文书,具有严肃性和权威性,是神圣不容挑战的。不履行生效裁判,甚至抗拒执行,挑战的是国家法律、破坏的是社会公平正义、突破的是社会道德底线。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决定、裁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鉴于王某在法院拘留时及时悔过,履行了还款义务,法院依法决定对其解除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