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她办理了多起重大疑难案件,勇于担当守护正义,十年来,她坚持司法为民,在每一个案件中践行着自己的初心使命。寒来暑往,青春作伴,无怨无悔。她就是清丰县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审判员、一级法官张利娜。
让司法为民在案件中得到见证
法官,不仅仅是一个职业,更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是群众在生命财产受到侵害时最后的寄托。张利娜深知自己肩膀上的责任,因此在办理每一起案件的过程中,她都提醒自己要对得起群众的信任。
张利娜审理的被告人马某交通肇事案,被害人年仅十七岁,因交通事故导致了左腿截肢,被害人和其近亲属最大的期待就是得到赔偿款。然而被告人因家庭条件有限,分文未付,被害人因无钱安假肢整天躺在床上,思想急躁,甚至有些偏执。双方激烈的矛盾考验着张利娜和同事的智慧和态度,她们办案没有捷径,只能付出更多的心血和努力。当时是三伏天,她和庭里同志下午下班后到被害人家中做工作,安抚被害人情绪,对其进行心理疏导,近一周的走访经常持续到凌晨,甚至后来被害人的邻居都和她们熟识起来,心疼地说道:“你们法官是真不容易啊。”还给她们送来了西瓜、方便面,被害人也从开始的指责转变为理解、配合,被告人家属从开始的不愿拿钱,到最终赔偿三十四万元。
这起案件还取得了一个意外的收获,案件中的被害人有一亲属是上访户,在见证了她们处理案件的态度和过程以后,说:“我没想到你们法官办案这么用心,真是让我很感动。”近几年,这位曾经的“上访户”再也没有上访。
司法为民是一个很响亮的口号,是一个很宏伟的目标,它需要每一名法官,每一名司法人员从每一个小的案件做起,给人民群众一份满意的答卷。张利娜相信,她们的每一份努力,就是群众幸福感的一个来源,他们看得到、听得到,也感受得到。
让司法温度在审判中得到提升
“感觉张利娜跟其他法官不一样,在她办理案件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明显感觉到她对每一个当事人都十分尊重,让人感觉很温暖。”张利娜的同事说道,“利娜有次开庭,我们去旁听,有一名被告人,因为过度紧张,导致庭审过程中头晕目眩,几近昏厥,她当时好几次重复询问这位当事人:‘没事吧?’,在确认其无大碍之后才继续庭审。我们当时都觉得她那几个‘没事吧’让整个庭审特别有温度。”
熟悉法院工作的人都知道,当事人形色各异,善解人意者有之,满腹怨恨者有之,出言不逊者亦有之,面对形形色色的当事人,张利娜始终坚持站在平和的角度去跟他们真诚交流,给与他们充分的尊重,用群众认同的态度倾听诉求,用群众认可的方法查清事实,用群众接受的语言诠释法理,用群众信服的方法化解纠纷,使案件始于情,也结于情,不仅让群众看到如秋风扫落叶般严酷的判决,还让群众和当事人感受到如春风煦日般温暖的法官。
她经常说:“对当事人足够的尊重不仅能让他们理解我们的工作,更多的是带来了当事人对我的信任。”
在审理未成年被告人吴某抢劫、盗窃一案时,张利娜了解到,其父母教育孩子方法简单、粗暴,孩子稍有过错,动辄打骂捆绑,导致孩子在家中深感恐惧,因此经常去网吧上网,夜不归宿,没有钱便有了抢劫的念头。其父母对吴某非常失望,感觉孩子已经走向犯罪道路了,几乎想要放弃他。当时,作为一名少年审判法官,张利娜深深感觉到,自己要办理的不仅仅是这起案件,更是在挽回一个孩子的人生。于是她到吴某家中详细了解孩子的成长经历,耐心与孩子父母分析犯罪原因,并指出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的不足,使父母对孩子的犯罪深感内疚和悔悟,在庭审教育时对吴某从情、理、法的角度去引导,最终庭审上,吴某的父母当庭对吴某表示歉意,吴某痛哭流涕并向父母下跪,发誓一定改过自新。
让每一起案件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法槌落下,当事人的人生就有可能被定型。有人说,刑事法官拥有生杀予夺的大权,这也意味着法官肩上的责任非常大。“我们手中有这么大的权利,我们要对当事人负责,对党、国家和人民负责,让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张利娜满怀激情说道,因此,她认真对待每一起案件,细致查阅每一份卷宗,让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安某某等23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等案件是濮阳市首起涉黑案件。“安某某案件涉案人数多,涉及罪名多,案件卷宗达到了上百本,而且当时从未审理过类似的案件,压力非常大。”张利娜说道,为了吃透案情,她刻苦钻研,创新审判方式,对案件事实实行列表式统计,设计制作了43款犯罪事实逐款证据情况统计表、23名被告人每人参与犯罪的时间、地点、地位、作用统计表、各被告人量刑情节统计表等71张表格,连续作战19天,每天加班到晚上十一点以后,数个周末不休息,审阅了全部卷宗,吃透了案情。最终案件定性准确、程序合法、量刑适当,得到了省、市法院的一致好评。
就这样,她始终将案件质量放在第一位,谨慎细致地对待每一起案件,严把案件的事实关、证据关和法律适用关,书写每一份判决书的背后,都是一次次地阅卷、一次次地学习、一次次地协调、一次次地讨论......
“每一个案件的成功审结,每一起纠纷的圆满调处,每一次当事人因受尊重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我就感觉特别幸福和欣慰,因为那个时候我会深深感觉到,作为一名法官,我是群众可以依赖的人,是群众信得过的人。”张丽娜说道。在未来的道路上,她将继续带着对党和人民最深厚朴素的情感,用一颗赤诚的公仆心办案,用公正架起金色的天平,用真情维护着法治的清明、社会的和谐,坚定信念,砥砺前行,用法槌敲响和谐正义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