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青年干警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在全院营造比、学、创、优的良好氛围,持续在青年干警中开展“三讲三创”主题论坛,通过主题论坛转变理念、培育作风、夯实能力,真正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在清丰法院见行见效。
“青年犹如大地上茁壮成长的小树,总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撑起一片天。青年又如初升的朝阳,不断积聚着能量,总有一刻会把光和热洒满大地。党和国家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用两个比喻对青年这一群体所做出的生动描述。习近平总书记将青年工作放在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去考量,把青年视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先锋力量,激励广大青年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作为一名法院青年干警,更应当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勇毅担当,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古人云:见贤思齐焉。自从我来到清丰县人民法院工作以来。不管是上了年纪的老法官、亦或者是刚刚入额的青年法官,他们身上都闪烁着一丝不苟、勤勤恳恳的工作态度。还记得我在遇到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的案件时,年近六旬的承办法官王旭栋庭长就该案的赔偿数额如何去把握,对我说了这样一番话:“老百姓毕竟因为交通事故受到了损害,有时这些损害甚至伴随他们一生,所以只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应判尽判,让老百姓多拿一点赔偿款,不要怕保险公司上诉,我们的判决没有问题”。我想这就是司法为民的理念最深刻的体现。这就是司法审判队伍的薪火传承,这就是对于我这样一名法院青年干警最宝贵的财富。去年的深冬,有这样一起案件让我印象深刻,原被告本是亲兄弟,却因为各自承包的责任田存在着交叉重合的情况,而引发了土地纠纷,本是血浓于水的亲情却因为几寸土地而变得形同陌路。承办法官在与属地村委沟通下,带领着我进到刚刚解除封控的村子去实地丈量土地,我想一份判决书可能无法使矛盾实质上的化解,反而有可能激化矛盾,这与总书记对我们法院审判工作的指导理念背道而驰,因此承办法官与我分别于原被告双方沟通,从亲情及事实的角度不断调解,最终该起案件以被告补偿原告一部分经济损失,原告撤诉而案结事了。那一刻我觉得我无愧于胸前的法徽;那一刻我觉得我进入到法院工作使我有获得感,有荣誉感;那一刻,我深深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法院青年干警的获得感、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感,它们驱使着我想要去化解群众遇到的矛盾与纠纷,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青春因磨练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身为一名法院青年干警,要牢记奋斗是青春最靓丽的底色,坚定理想信念,严守廉洁底线,永葆初心,勇担使命,“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信念始终如一,在日常工作中直面群众的矛盾与纠纷,做到换位思考,无论处理何种案件时,都设身处地的为人民群众着想,做到矛盾与纠纷的实质性化解,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的温度。
青年是初升的第一缕朝阳,是春天迸发的蓬勃力量。身为一名法院青年干警,要时刻充满积极向上的朝气、充满干事创业的朝气,时刻以积极向上的态度来迎接每一个案件、对待每一名群众,在岗位上释放青春正能量。
我将不负青春,青春必将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