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榜样说|邵高冲:以“时时放心不下”的态度办好每一起案件

发布时间:2024-03-26 15:20:3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履好职、尽好责。

    一、放心不下,自我加压提升审判能力。

    2022年9月从简案团队调整至民庭后,我对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的认识越来越深。民庭的案件类型多,法律关系复杂,诉讼程序繁琐,面对众多疑难复杂案件我手足无措,好多案件心里没底,放心不下。我知道,只有不断自我提升才能适应办案要求。除了不断学习研究最新法律规定、司法解释和类案判例外,我们团队还通过庭前会议对事实、证据和法律关系进行初步梳理,固定证据并发现双方争议焦点,为开庭审理确定预案。在开庭时,则紧紧围绕争议焦点,在当事人进一步举证、质证和辩论的基础上缩小双方争议范围,将案件争议尽力缩小为几个明确的小问题,努力将案件化繁为简。但即便这样,对于建工等疑难案件往往还是需要多次开庭,一次开庭甚至持续四、五个小时以上。面对一些疑难问题自己心里还是无法形成确定的结论,没有结论就会反复想,心里放不下,正是这放不下的煎熬和压力促使我继续加班加点查阅类似案例,继续分析研究案件材料,继续让眼光在事实和法律之间不断的反复流转,并经过反复的斟酌、考虑从而形成正确的结论。这种绞尽脑汁的过程是痛苦的,但正是这种对案件时时放心不下的担惊受怕和犹豫不决,督促我不断学习提高,加压奋进。

    二、如我在诉,让群众感受公平正义。

    张军院长讲如我在诉,就是要求我们在案件办理的每一个细节中能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换位思考,争取当事人的理解和支持,让群众从办案过程中真切地感受到公平正义。“一纸判决,或许能够给当事人正义,却不一定能解开当事人的‘心结’。‘心结’没解开,案件也就没有真正了结”。在审理的一个案件中我深深体会到了这句话。马村初级中学初一的两个学生在学校宿舍发生矛盾,被告用水果刀将原告捅刺七八刀,所幸不是要害部位,原告受伤不算严重。原告治疗后将被告起诉到法院要求赔偿。被告父母到庭后对刺伤原告的事实没有什么意见,但就是不同意赔偿,态度也很气愤。我一开始不理解,把人家捅伤了还这么蛮不讲理。后来询问老师、派出所才发现,是原告和另外两个同学三个人在宿舍了先欺负被告,被告气愤之下才拿刀捅伤了原告。于是,通过联系另外两个同学的家长,反复沟通解释法律责任,三人共同赔偿了原告的损失,案件最终得以调解解决,各方都很满意。

    三、能动作为,促进矛盾纠纷实质化解

    人民法院作为司法机关,通过诉源治理积极履行职责,到专业审判助推解决矛盾纠纷都离不开能动司法的理念。只有能动作为,才能发现矛盾纠纷的源头问题,防止出现一案生多案,案多事不了的恶性循环,促进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越是复杂疑难的案件,越需要在保障诉讼程序的基础上,主动出击,耐心沟通,尽力推动案件了结,防止案件久拖不决,矛盾衍生不断。在办理张某某诉恒基房地产公司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案件中,一开始双方争议数额达一千多万,后来经过组织双方多次核对仍无法达成一致,案件无奈进入鉴定程序,鉴定后各方对鉴定意见多次提出质疑,鉴定机构给予了明确答复解释,双方对鉴定意见渐渐理解、接受,我抓住时机先后组织双方对几十项争议项一一核对,并提出调解建议,经过六次调解,双方终于达成调解协议,顺利结案。

    康德说,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法律是社会的良心。有幸成为一名法官我倍感荣幸,我将一如既往,坚守初心,不辱使命,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编辑:何贝贝

                                                                               初审:刘亚茹

                                                                               复核:韩丽敏

                                                                               终审:佘俊林

文章出处:清丰县人民法院    


关闭窗口

您是第 15358631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