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红色天平】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有为青年

  发布时间:2024-07-26 08:37:59



清丰县人民法院 魏军燕

    五色课堂之红色传承--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全面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持续提升机关党建工作,清丰县法院以“五色课堂”党性教育宣讲为契机,引导党员干警增强身份意识,发挥先锋作用,善于抢抓机遇,敢于担当作为,勇于突破瓶颈,真正推动法院工作提质增效。

   《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有为青年》

    如果信仰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这是一种深入骨髓的颜色,这是中国人血液里的赤诚,这是中华民族永恒的历史记忆。百年党史波澜壮阔,百年奋斗催人奋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确保红色江山代代相传、永不褪色。

    什么是红色基因?我想需要在历史中寻找答案。

    我想起了嘉兴南湖的一叶小舟。从1921年到2024年,时间跨越103年,从建党之初的58名党员到今天的9900多万,从嘉兴南湖的小小红船到今天的巍峨巨轮。百年历史,风雨兼程,始终不变的是我们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这是永远也不会变的红色基因。我想起了长征途中的半条被子,“桃花红,梨花白,当年寒冬红军来,半条被子暖心田。”百年历史,风雨兼程,但始终不变的是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的鱼水情深,这是永远也不会变的红色基因。我想起了戈壁滩上的一声巨响,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为了这颗原子弹,无数科研工作者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苦。百年历史,风雨兼程,但始终不变的是为国奉献的爱国情怀,这是永远也不会变的红色基因。

    党旗映法徽  天平铸忠诚

    我曾想过,司法机关的党员应该是什么样子?首先映入脑海的是中共党员,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李庆军法官。2018年7月2日,实习第一天,我有幸见过他一面,那时的他脸色蜡黄,但依旧坚持在庭审的第一线,2018年9月28日,年仅54岁的他,因病离开了挚爱的审判事业,重病四年,他坚守审判一线,在生命的最后八个月,他带领审判团队结案360件,个人结案121件。他的身体要维持正常运转,需要每天透析四次,夜以继日的加班,不顾劝阻的上班,这些细微而琐碎的生活被他记录在19本厚厚的工作笔记当中。我想,让李庆军法官与病魔对抗的是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对法治的信仰和审判事业的热爱。“把事业当生命、把奋斗当信仰”,他犹如一面镜子,让司法机关的党员正心正身,立足本职当先锋、做表率。

    前有开山者  后有传承人

    作为一名共产主义接班人,我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

    八年前,在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时,我曾认真地问过自己,关于入党的想法是从何时产生。或许是受爸爸的影响,从小看了很多抗战剧和新闻联播。闲暇时间,也会给我讲一些抗战故事,这些故事里有26岁英勇就义的共产党人陈乔年(陈独秀次子);有让日本将领当场流泪的“钢铁军人”杨靖宇,那时小小的我打心底里佩服这些抗战英雄的坚毅与执着,我也想成为像他们一样的英雄,在这时,红色基因就已经融入了我的血液。2019年6月11日,我被发展为预备党员,我从支部书记手中接过一枚沉甸甸的党徽,红黄相间,熠熠生辉。后来佩戴着这枚党徽,我参加学院多场活动、疫情期间的志愿者服务等。我想,党员身份意味着沉甸甸的责任和义务,要能在困难面前逞英雄。

    不久前,刚过完四周年的政治生日,告别了校园的象牙塔,我在法院扣上职业生涯的第一粒扣子。在这段时间里,我对法院工作有了初步了解,对法院这个大家庭有了归属感。通过微信公众号专刊青年说、榜样说,看到了清丰县法院青年政法干警对红色基因的传承,他们将党员的初心使命融入到司法工作中,看到他们为了审理一个个复杂的案件而彻夜难眠、身心疲惫;看到为了送达保全案件,田间地头,风雨兼程;看到为了案件的执行,周末凌晨,不惧危险。从他们身上,我看到司法机关党员具有的特质,朴素的真、独特的善和别样的美。这份真是如我在诉、念兹在兹,与群众共情的暖心;这份善是维护弱者、匡扶正义,实现司法公正的决心;这份美是数十年如一日的执法办案、服务保障的耐心。

    我深知自己的平凡与普通,可党旗和法徽告诉我,我是红色基因的传承者,是法院的青年工作者,我在此承诺,无论是在繁重的审判任务中,还是在默默的文书撰写里,我都会以党的精神为灯塔,照亮公正司法的每一步。征途漫漫,唯有奋斗!我会抓住时代的机遇,以青春之我,以更坚定的信念,以更昂扬的斗志,不负韶华,砥砺前行,为法治中国的建设,献出我的一份力,绽放出自己最美丽的青春光彩!

责任编辑:陈敏    


关闭窗口

您是第 15367706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