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学校坐
锅从天上来
就读于大一的吴某
莫名其妙成了案件的被告
啥情况?
如何应对?
看清丰县法官如何抽丝剥茧找真相……
原告某电器公司系研发、生产、经营电器、照明于一体的大型企业,并拥有多枚驰名商标。2024年,原告某电器公司发现被告吴某在淘宝平台开设的网店“某某电器销售1店”内多款产品链接处使用原告所拥有的知名商标字样销售各类照明灯具产品,且销量巨大。后原告对该店所销售的产品进行了购买公证,发现所购的标有该公司生产的产品均为假冒伪劣产品。原告某电器公司以侵害商标权为由将吴某诉至清丰县法院,要求吴某停止侵权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10万元。
案件是否另有隐情?
徐永强法官团队收到该案后,第一时间联系到被告吴某,通过初步查看淘宝平台披露的相应证据,该店铺的确存在侵权行为,且身份证各种信息均指向本案被告吴某。
在与吴某交谈过程中,法官得知吴某是名大一新生,一直在学校学习,现在成为被告很是恐慌,不知所措,要是能调解也愿意尽最大努力去调解。
徐永强法官又仔细查阅该案卷宗,发现该平台披露的证据中显示该店铺经营者地址在江苏省某市,吴某是不是把身份证出借给亲戚或者其他人了?或者还是另有隐情?
吴某表示自己并未出借过身份证,但自己曾经在某科技公司做过一天的兼职,登记过自己的身份及手机信息,前段时间去某公安局也报过案。
了解到该情况后,法官立即前往某公安局刑侦支队调取相应报案记录及相应证据,发现吴某曾经兼职过的某科技公司负责人现因泄露他人信息被立案调查,该案的受害者涉及上百名大学生。
掌握情况后,法官便与原告某电器公司沟通上述事实,吴某很大可能并不是实际侵权人,原告某电器公司表示该店铺销量很大,且起诉后也一直在经营,撤诉目前很困难。
为尽快查清案件事实,经与原告协商,根据原告申请,法官当即向支付宝平台及淘宝平台出具律师调查令,进一步确认该店铺款项具体流向,以便查找到案涉店铺实际经营者的线索。
后经支付宝及淘宝平台反馈信息,承办法官与原告代理律师梳理披露的款项信息后,发现该店铺经营者确实另有他人。后原告某电器公司向清丰县法院申请撤诉,案件得以妥善解决。
从案件的诉讼标的额和侵权事实来看,这只是一起小案。本案侵权事实清楚,按照诉讼程序判决调解或判决,并非难事,但若真如被告所述自己尚是一名在校新生,没有时间去经营案涉店铺,网店经营者另有其人,不仅原告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被告吴某也将为此遭遇无妄之灾,但真正的侵权者又将继续隐身。承办法官秉持“如我在诉”理念,尽力还原案件客观事实,通过全面调查确定实际经营者,既确保原告的诉求得到准确回应,又避免被告无辜陷入诉讼,该案的妥善解决依法保障了每一位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让司法温度直抵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