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队伍建设 -> 法苑文化

清丰县人民法院文化建设纲要

  发布时间:2012-06-04 09:51:13


为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法院文化建设,提高队伍素质,增强司法能力,弘扬司法文明,提升司法形象,推进法院各项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更好的服务和保障经济社会建设,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纲要。

一、加强法院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法院文化,是指以法官为主体的法院干警群体在长期的审判实践和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共有精神,是其特有的、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关联的物质表现的总和。

2、法院文化是法院群体的灵魂,是影响法院工作长期发展的重要因素。紧密结合当前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新形势,大力加强法院文化建设,是当前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是立足法院工作现实需要和长远发展的战略选择。

-----加强法院文化建设,有利于进一步端正司法理念,树立“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核心价值观,更好践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更好保障和服务经济社会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指导。

-----加强法院文化建设,有利于在队伍中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在法官群体中形成共同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精神,增强队伍的认同感、荣誉感、向心力、凝聚力,全面提高队伍的综合素质,促进法院队伍的长期健康发展。

-----加强法院文化建设,有利于在法院干警中形成共同的行为规范和职业习惯,激发干警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法院管理的整体效能,为不断改革创新、实现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而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加强法院文化建设,有利于进一步营造学习氛围,引领干警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司法能力,切实提高审判质效,为回应群众司法新需求、提升人民司法满意度提供能力保障。

-----加强法院文化建设,有利于在司法活动中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密切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联系,增进社会对法院工作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为弘扬司法文明、树立司法权威、提升司法形象,营造和谐的诉讼环境提供有效的文化支撑。

二、加强法院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3、加强法院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围绕“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以提高法院队伍整体素质,增强司法能力为立足点,以塑造法院共有精神、更新司法理念、培育法官职业道德、强化司法管理、营造良好文化氛围为着力点,全面规划、整体推进,努力建设具有时代特征、展示法院精神、符合司法规律特点的先进法院文化。

4、加强法院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文化先进性原则。法院文化建设必须突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在党的领导下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法院文化建设实践,确保法院文化建设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以人为本原则。法院文化建设必须突出法院干警特别是法官的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广大干警的精神需求,充分调动广大干警的积极性,通过有效的组织、协调、引导和激励,使干警成为文化建设的体现者、推进者和创造者,使法院文化建设成为法院干警广泛参与的实践过程。

-----体现职业特色原则。法院文化建设必须充分体现法院的职能特点和法官的职业特点,符合司法活动规律,有利于增强司法能力和水平,有利于维护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

-----循序渐进原则。法院文化建设必须从当前国情、省情、市情、县情和我院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文化建设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精心规划,有计划、有步骤的稳步推进。

-----创新发展原则。法院文化建设必须保持开放的姿态、创新的精神、发展的眼光,坚持学习借鉴、兼收并蓄,不断汲取我县孝道文化等传统文化中的养分,不断为法院文化增添新的内容,始终保持法院文化建设的活力。

三、加强法院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

(一)加强法院精神文化建设

5、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把马克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忠诚、为民、公正、廉洁”为内容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植根于法院干警思想,不断增强干警对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依法治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

6、深化服务大局的责任意识。引导广大干警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加自觉的履行定纷止争、促进和谐的司法职责,更加自觉的延伸司法服务、担当社会责任,做经济社会建设的“推进器”和“防火墙”。

7、强化审判质效意识。引导广大干警深刻认识审判质量和效率对法院工作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公正、效率、效益的司法价值观,使其成为法院干警认知、判断、行为的自觉选择,在司法活动中更加自觉地维护正义、化解矛盾、提高效率、

8、塑造司法职业精神。引导干警树立法律之上的职业信仰,强化公正、高效、廉洁、文明的职业精神,养成刚正不阿、清正廉洁、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拼搏奉献的职业品格。

9、建设法院廉政文化。继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干警廉洁司法、干净干事的思想素质,增强防腐拒变的抗风险能力,做到利益面前不动摇、诱惑面前不变心,始终保持清廉如水、两袖清风的职业操守。

10、增强集体主义精神。大力倡导“院兴我荣、院衰我耻”的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团队意识,树立团结协作、互助共赢的理念,建立包容、理解、信任、支持的和谐人际关系,强化干警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增强队伍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11、健全司法职业心理。针对审判、执行工作的特殊性,加强职业心理辅导,引导干警养成积极、稳重、坚毅、果敢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

12、提高司法职业技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探索教育培训规律,拓展教育培训方式,深化教育培训内容,确保法院干警政治理论、法律业务知识及时更新换代,职业技能日臻完善成熟,司法为民的本领不断增强。

13、加强人文修养。采取多种形式,不断丰富干警业余生活,培养健康向上、有益心智的生活情趣,引导干警不断提升文化品位和精神境界,使法院干警不仅具有法律文化、法院文化的鲜明特征,也具有社会人的现代、文明、德化素质,很好地融于时代发展潮流当中。

14、营造奋发向上的竞争氛围。在审判工作、队伍建设中全面引入竞争机制,强化竞争意识,营造尊重先进、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的竞争氛围,形成人人争先创优的局面。

15、健全目标引导机制。科学谋划法院、庭室、干警的年度、季度工作目标,不断加强目标意识教育,明确工作重点,以工作目标激励人,使法院干警围绕目标形成合力。

16、实施人本管理。坚持以人为本抓管理,通过实施关心干警、爱护干警、帮助干警、理解干警等人性化措施,坚持肯定重于否定、身教重于言教、执教重于执纪的原则,实施柔性管理,更好地发挥管理的教育功能、协调功能和激励功能。

(二)加强法院制度文化建设

17、完善审判执行工作机制。坚持以独立、中立、分权、制约为原则,进一步完善合议庭、审判委员会等审判组织的运行机制和工作制度,建立职责明确、结构合理、制约有力的审判执行工作格局,健全有利于审判权、执行权正确行使的制度环境。

18、完善审判质量效率管理机制。坚持以规范、高效、透明为原则,进一步完善审判执行流程管理、案件质效管理等管理制度,加强对案件程序和实体、过程和结果的监督,健全规范透明、衔接紧密、高效顺畅的管理机制,推动审判质量和效率持续稳步提高。

19、探索标准化办案机制。坚持从维护公平公正的角度出发,积极探索案件裁判标准,统一裁判尺度,最大限度实现公平正义。

20、完善目标责任制度。坚持权、责、利相统一的原则,把目标任务分解到庭室、分解到个人,每项工作有人负责,每人有负责的工作,以目标责任制度保证每项工作落到实处。

21、完善绩效考评制度。以绩效考评办法为依据,以公正平等、实事求是为原则,以科学、合理、正确评价为手段,坚持奖励与惩处相结合、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惩处与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对干警的鞭策鼓励,继续健全绩效考评制度,通过考评,推动工作、落实工作。

22、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对审判、执行工作的内部监督,落实监督职责,探究监督方法,创新监督体系;进一步拓展外部监督体系,增强接受监督意识,提高接受监督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完备的监督机制促进司法公正。

23、完善司法政务管理机制。坚持以服务审判为目标,进一步完善财务、办公、车辆、后勤等司法政务管理制度,优化工作流程,规范工作程序,不断提高司法政务工作效能和管理水平,建设和谐型、节约型机关。

24、完善教育培训制度。依托法官讲坛,在培训内容上丰富化,在培训形式上多样化,在培训取向上由重知识培训转变为重能力培训,切实提高教育培训的成效。

25、健全司法作风建设机制。紧密结合法院工作实际,以解决队伍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开展审务政务督查和严格问责,使队伍作风进一步转变。

26、严格司法礼仪。着装整洁大方,用语文明规范,举止得体适当,体现法院干警公正、庄重、亲切、民主、亲和的仪容风纪。

27、完善职业道德建设规范。引导干警严守司法公正、保持清正廉洁、遵守司法礼仪、加强自身修养、约束业外活动,形成讲正气、知荣辱、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三)加强法院物质文化建设

28、完善具有法院特色的文化标志。坚持体现浓厚的法律文化、司法底蕴、人文涵养,不奢华、不攀比、不浪费,充分运用科技手段,通过文字、图像、设施等不同方式,合理设置法院文化标志。

29、加强审判场所建设。按照审判工作的不同性质和需要,抓好审判法庭、派出法庭建设,增强法庭的严肃性、庄重性、科技性,做到法庭布局、设施的合理配置。

30、加强办公场所建设。抓好立案大厅、档案室、会议室、办公室建设,丰富图书室藏书,利用好干警健身房等文体活动设施。

31、加强司法装备工作。进一步改善交通、通讯、办公条件,完善生活设施,加大从优待警力度。

四、加强法院文化建设的措施保障

32、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法院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法院文化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庭室、支部、共青团的积极作用,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协调推进。

33、调动干警参与积极性。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广泛深入的发动,充分调动干警参与法院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推进法院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准备。

34、坚持正面引导,加强思想教育。坚持文化建设与思想教育紧密结合,根据队伍的思想状况,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干警的理论素养和思想觉悟。

35、创新方式方法,丰富文化建设形式。坚持文化建设与党群工作紧密结合、教育干警与关心干警紧密结合,着眼激励精神、营造氛围,积极探索典型学习、主题活动、思想谈心等方式方法,使抽象的文化要素,转化为生动、具体的人物、事例和行为,增强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6、搭建文化平台,拓展文化建设载体。依托法官讲坛、信息调研载体,为干警参与文化建设搭建平台,在实践中打造文化建设亮点项目,以点带面,推进法院文化常态化建设。

37、加强制度建设,倡导人本管理。坚持严格管理和人文关怀相结合,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强化制度落实机制,逐步形成以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的管理文化。

38、大兴调研之风,打造文化名片。进一步完善信息、调研、宣传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积极鼓励干警开展司法实务和法学理论研究,利用业余时间开展文艺创作,输出文化建设显性成果。

39、坚持寓教于乐,丰富文化生活。定期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把文化建设的目标融合到具体的活动当中,增进干警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引导干警在活动中培养高雅情趣、提高文化品位、提升精神境界、增强心理认同、强化集体意识,潜移默化地发挥文化的渗透力、影响力、感染力。

40、强化环境熏染,营造文化氛围。围绕文化建设目标,认真组织,精心策划,进一步丰富荣誉室、廉政文化长廊、楼层匾幅等文化景观内容,通过丰富的物质文化符号表达文化内涵,实现文化建设的生活化、日常化。

41、坚持循序渐进,持续健康发展。坚持把文化建设当成一项基础性的工程来抓,与法院工作的形势任务相结合,明确工作措施和落实部门,年底严格考核,确保法院文化建设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责任编辑:sjl    

文章出处:清丰法院    


关闭窗口

您是第 15363467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